猫怎么会有寄生虫?
首先明确一点,所有温血动物(如猫、狗)体内都有原虫寄生。寄生虫分为内寄生虫(蛔目的寄生虫)和外寄生虫(螨目的寄生虫,包括蜱目等)。 其中,内寄生虫是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外寄生虫是直接在体表入侵,然后发育成成虫。 那么,这些寄生虫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这些寄生虫的祖先本来生活在地面上的土壤中或者花草树木上。
当动物吃完含有寄生虫的食物后,有些幼虫就能钻到消化道上壁内,在那里发育为成虫。 如果动物吃了被寄生虫卵污染的水源或食物,那就会把里面未成熟的幼虫带入体内,经过发育,最终成为成虫。 所以啊,无论是内寄生虫还是外寄生虫,它们最初的阶段都是在体外生活的。 只不过,内寄生虫的幼虫期需要钻过消化道壁才能进入体内发育成成虫。 而外寄生虫的幼虫只需要在体表角质层下面移动就可以。所以,它们更容易在体表留下痕迹而被发现。
由于外寄生虫依靠吸血或获取食物时舔食而传播,因此只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不去直接抚摸猫咪,并在正确时间给猫咪洗澡,基本上是可以防止寄生虫感染的! 而内寄生虫则主要依靠消化道传播,对于个体而言,预防起来就有点困难了……因为人的手经常接触各种物品表面,再通过进食进入肠道,从而增加感染几率。
虽然我们无法阻止外寄生虫通过直接接触进行传播,但是我们可以加强卫生管理,降低其传播风险。 例如,定期给宠物驱虫;不喂生食;保持餐具清洁;不喝生水和吃腐烂的食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