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会被猫传染病么?
动物之间的传染疾病,主要是指动物传播给其他动物,人类通过接触被污染的动物或污染物而感染的病。 有些病可以跨物种传播,比如细菌、病毒,根据物种不同而有一定差异,例如,结核杆菌可以通过鸟类传染给人;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禽类传染给人,致病性有很大的变异。
人兽共患病(Human-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一些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等),既能感染人类又能感染动物,并且能在两种生物中传播的病。这些病原体可随粪便排出体外,通过虫媒、节肢动物媒介或者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人的病原体都能引起人和动物发病。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和动物共患的100多种疾病中,60%以上是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而且这些感染疾病的病原体90%以上为细菌,重视人和动物的共患病问题十分重要。 人兽共患病有四大特点:一是广泛性,几乎所有动植物都可能是某些病原体的天然宿主,从而可以为该病原体提供持续的传染源;二是普遍性,即任何地区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人和动、植物共患病;三是潜在性,有的病原体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能使人发病,此时潜伏期最长,一旦条件具备则很快发病;四是复杂性,由于病原体可以在动物和人群中持续存在,使人类对之缺乏免疫力,一旦发生往往较难控制。 对于已知的人兽共患病,目前主要的防治方法有检疫、消毒、药物预防及免疫接种等。对于未知的人兽共患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为监测,防止疾病扩散。 对已经发现的畜禽传染病要严加防范,采取综合措施,以防疫情传播蔓延。具体措施包括检疫、隔离、灭菌、消毒和预防接种等,以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
①检疫:对进出国境的动物以及其相应物品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以发现潜伏的病原体;
②隔离措施:对可疑染疫动物及其密切接触者实行必要的隔离,以便及时治疗;
③净化现场:对染疫场所和用具加以消毒处理,对病死动物及其尸体做无害化处理;
④消灭传染源:对已感染病原体而又无明显症状的携带者和中间宿主,用药物等方法杀灭其体内病原体,以防止其传播给他人;
⑤疫苗接种:对一些难以根除的传染病,采用疫苗进行预先预防,是控制该类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⑥药物治疗:对因环境变化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暂时性体质减退的易感动物,辅以药物增强抵抗力的同时,开展相应的驱虫和免疫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