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蜥蜴不动?
“他一动也不动,像化石一般” 这是《恐龙时代》中,作者描写一只恐爪龙在受到攻击时瞬间变成雕塑的片段。这段描写出现在史前动物恐怖至极的一只——掠食者恐爪龙的身上似乎再合适不过了;然而,实际上大多数的蜥蜴都是敏捷而勇敢的猎手,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可能像这只被作者偶然捕捉到的恐爪龙一样,面对危险的时候只会傻愣愣地瞪着作者。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描述差距,其原因便是词句本身所包含的时间概念。 “他一动也不动,像化石一般”——其中“他”是第三人称单数,那么“动”这个动作必然发生在这段时间“他”处于“不……状态”。 而“他”从过去到现在一直“不……”的状态究竟是什么呢?作者并未明言,但我们完全可以将其想象为“静止”“呆滞”“凝神”“专注”等等类似形容。如此,便与“像化石一般”形成互证,说明这种生物在动作上的某种停滞性。
事实上也是如此。蜥蜴的运动并非人体那样的随意运动(尽管它的四肢可以做出很大的伸缩),而是沿一定的路线“跑”起来,当它找到可以捕食的对象时,会迅速扑倒并用锋利的牙齿撕咬,当遇到敌人威胁时,又会迅速逃离。而在正常情况下,蜥蜴则是缓慢地、有节奏地行进。我们可以认为,当作者观察到一只蜥蜴的时候,这只蜥蜴很可能正在沿着某条路径“散步”呢!我们很难期待它会是一个动作敏捷的猎手或勇敢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