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白膜叫什么膜?
结膜(Conjunctiva)是一层光滑的弹性薄膜,附着在眼球前面的角膜和视网膜之间,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其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液状的透明粘膜,称为泪膜(Tear film) 。 结膜分两层,上面的一层称睑结膜 (Palpebral Conjunctiva),紧贴眼睑皮肤;下面的一层称球结膜 (Scleral Conjunctiva),覆盖于白眼珠上。这两层结膜相互配合,完成眼部的大部分屈光作用,同时具有湿润、保护角膜及眼表,防止感染等作用。
1.保护、湿润角膜及眼表 结膜含有大量的液体,是保持角膜、巩膜、晶体等透明的重要结构。泪膜不断更新,维持角膜表面的弯曲度,便于光学焦点保持在眼前,保证视物清晰。 结膜杯状细胞可分泌黏性物质,当受到刺激时,可润滑眼表,抑制角膜上皮细胞损伤。 2.免疫防御作用 结膜屏障功能差,容易受到外界理化因子的刺激或伤害。结膜含有抗感染免疫因子,具有抵抗微生物侵入的功能。结膜炎(Conjunctivitis)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加,严重时可出现水肿、化脓。
3.维持生理功能 某些神经递质只在结膜中表达,因此它们对眼表的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重要的神经递质包括降钙基因相关肽、前列腺素E2、一氧化氮和胆碱酯酶等。
通常说的白眼珠实际上是指眼球的巩膜部分,人类巩膜为乳白色,动物通常是透明的蓝色或者棕色,因此比较明显,我们俗称的青光眼就是因为动物的虹膜翻起覆盖白色巩膜引起。而黑眼珠实际上是角膜后方的瞳孔,通过瞳孔可以看到黑色的视网膜而呈黑色。
角膜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结构,表面光滑,透明,无血管,富于神经分布,角膜后面是充满水样液体的前房,正常情况下角膜的后面以及前房被一层薄膜所覆盖,我们称为角膜后弹力层,角膜与角膜后弹力层以及前房共同组成了泪液的下层结构,类似于两层玻璃中间有一层水样液体,使得正常角膜既具有光滑性又具有高度透明性。
当剧烈揉眼或者存在严重干眼时,可以导致角膜后面充满的前房液体通过角膜的缺损处渗透到角膜组织中,沿着角膜后弹力层向前渗透,由于渗透的液体中含有纤维蛋白等炎性渗出,因此呈白色混浊,同时由于前房液体是血管中的液体成分,含有丰富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类似于血管中的血液,因此如果渗透的液体在角膜基质中发生淤积,就会在角膜上形成一个类似“血肿”的前房积脓,如果角膜的缺损较大,或者患者本身存在全身免疫功能紊乱,例如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体免疫性疾病,或者存在眼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则可能发生更为严重的角膜炎症反应,即所谓的角膜炎或者角膜溃疡。
通常情况下,角膜上的白膜经过积极治疗都是可以治愈的,小的白膜可以自行愈合,对于由外伤引起或者由于全身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顽固性白膜,则需要应用激素类的滴眼液进行治疗,因此得了白膜,千万不要自行乱用眼药,应当到正规医院就诊,由医生决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