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个军犬基地?
目前,我国有7个军犬训练单位,分别是沈阳军犬基地、青岛警犬基地、南京警犬研究所、武汉警犬基地、西安警犬基地、济南警犬基地和厦门警犬基地(已撤销); 还有5个军用犬饲养点,分别是乌鲁木齐兽研所动物室(原军事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兰州军区兽医研究所、成都军区兽医院、空军医学大学和海军医学部海洋生物室等。其中,沈阳、青岛、南京、武汉和西安基地主要担负军用犬的训练任务,而沈阳、青岛、南京和西安基地还兼有科研任务。
每个基地每年大约能训出200多只军犬,经过训练的军犬1年后会分配到部队使用。不过,这些数字并不包括退役后被地方公安部门用于刑侦工作的军犬或接受训练后用于搜救任务的警犬。 在云南有个昆明犬场,建成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最初隶属于公安部第九局,负责培育和繁殖军犬,后来归属公安军管。由于条件艰苦,又地处西南边陲,这里培养的军犬品种没有能够留下后代。现在各军犬基地使用的军犬多为国外引进的品种。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从德国、比利时、荷兰、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引进多种军犬品种进行养殖和繁育,同时还引进了相应品种的幼犬进行训导。
据一位曾经从事过军犬研究工作的博士介绍,目前我国所使用的部分军犬品种是保密的,但是通过各国军犬品系可以大致推断出来。 比如,在哈尔滨兽医院发现的进口犬档案显示,中国曾先后从荷兰引种3个品系的罗威纳犬,从德国进口1个品系的德国牧羊犬。
而在青岛警犬基地发现的进口记录则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该基地先后从美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地进口大量警犬及实验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