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犬是什么狗?
中国没有公认的国犬。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信仰的图腾,而不少图腾都属于动物。 比如龙族图腾,虎族图腾,凤族图腾等等。 但这些图腾并非某个民族的专属神兽,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 所以严格来说,这些都不算国兽。 而类似哈士奇这种异类,在传统文化中并无地位,自然也不是什么国兽了。 其实要说跟狗相关的文化,那可是历史悠久。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把犬作为家畜饲养就有了记载(见《礼记·月令》):“孟冬之月……乃修贡,祭先农,命渔师,伐檀,征薮,抽葭,发池;其畜典,官牛、官羊,其畜鸡、鱼”。 从周代开始,关于养狗的文献就多起来了。 周代贵族已经有人养斗犬了,《尚书·酒诰》有“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父母”的记载。孔颖达疏云:“言肇始牵车之牛,远行贸贩,唯恐父母饥寒也……”这就是买来的奴隶牵牛拉车的形象。而斗犬在周代已经是非常盛行的娱乐活动了。
秦二世曾让宫女与猛犬搏斗取乐(见袁珂《汉书演义》)。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也有相关记载:“赵王幽杀平原君,复置酒。平原君相赵王,王醉,曰:‘丞相久留酒间,颇倦,欲就去就卧。’平平侯完者,平原有犬恶,名赤鬣,常猎环山,夜还,和平原侯完入。平原县中,犬多盗。”“过平阳,得新丰,卖衣人为朕驯犬。” 汉武帝时,为了奖励边防有功之士,曾下令赏赐名马给各军将领。其中就有乌孙国进贡的一类叫做“赤鬣”的大宛良种马,这大概是最早的汗血宝马了。 当然最有名的国犬,还得数唐朝的瑞犬。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得了两条小狗,非常可爱,特别喜欢。因为一只是白毛,叫小白;一只是黑毛,叫小黑。每天陪着李世民打猎、游玩。后来两只小狗都去世了,李世民还伤心了好一阵儿。
到了唐代中期以后,国犬的概念似乎有了变化。 宋徽宗赵佶非常喜欢猫,曾写下《瑞猫图诗》。所以宋朝应该是有猫作为国兽的。 至于其他时期,应该是以犬为主。毕竟我们有着悠久的犬文化历史。 不过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国人对于宠物有了新的认识。如今最可能的国兽,应该是英美式家庭中最常见的宠物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