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脏怎么清理?
人的耳朵是由软骨组成的,这些软骨与人其他部位的骨骼一样,会因血液循环不畅造成淤堵、疼痛甚至感染,而耳道则是人体皮脂腺分布较少的地方之一。 由于人类个体差异,每个人耳道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并且与脸部其他器官密切相关;耳道中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粘膜,称为鼓膜,这层粘膜非常敏感且富有神经末梢,当细菌入侵时,会引起炎症反应和水肿,严重时甚至会形成脓液堵塞在耳道内。
我们常说的“掏耳朵”其实就是指挖耳勺或竹签等工具,将耳道内的分泌物(耳垢)清理出来,这种动作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不小心有可能刺破鼓膜而导致听力下降;即使是没有刺破鼓膜,频繁、用力过度清理耳道,也会使耳道皮肤受损或引起外耳道炎。 如果真的感觉耳道内有异物,或者耵聍(即耳垢)较多难以自行排出,应该去医院请医生处理,在医院有专门用于清洁耳道的器械,能够较深地伸入耳道,清洗并吸出耵聍,并不会伤害到耳道及听力。但需注意,如果自己擅自用不适当的方法抠挖耳道,一旦操作不当,很可能会损伤鼓膜,使得外界的声音无法真实传进你的脑海。
1.洗头洗澡时,不要让洗发水、沐浴乳沾染耳道;游泳时最好戴上泳镜,防止污水灌进耳道诱发中耳炎;
2.尽量避免用手指、发尖、毛刷等工具抠挖耳道,以免刮伤;若耳道不适,可用消毒棉球轻轻擦洗;
3.注意口腔卫生,少嚼槟榔;
4.如果出现耳道发痒,避免直接抓挠,可以使用比较柔软的棉签,沾点水擦拭一下耳道,每天擦一两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