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体外有虫子吗?
有虫子的,但一般情况不需要担心,因为猫咪自身可以通过梳毛、舔舐清理体表的灰尘和寄生虫虫卵。 但如果你发现猫咪经常挠、啃咬自己的皮肤,就需要小心了——可能是体表寄生虫作怪! 常见寄生在猫身上的体表寄生虫主要有:
1. 蛔目异尖科:异尖线虫(又名海兽胃线虫);
2. 绦目异尖科:异尖绦虫;
3. 绦目带虫科:带绦虫;
4. 节肢动物门蛛纲:壁虱(耳螨)。
一,异尖线虫,海兽胃线虫 检查方法:把猫咪带到明亮的地方,用荧光灯照射全身,仔细观察有无红色的幼虫在皮肤上移动。如果发现幼虫,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如果见到成虫,可以用镊子将它放入装有生理盐水的玻璃杯内。
二,异尖绦虫 检查方法:让猫咪张开嘴,仔细检查牙缝、舌头和上颚是否有黑色或者褐色的异尖绦虫寄生。 如果看见异尖绦虫,不要自己处理,应尽快送到动物医院由专业人士处理。
三,带绦虫 检查方法:同样让猫咪张开嘴,然后翻开舌头上表面的皮,仔细观察。如发现带绦虫,用镊子夹住放入装有生理盐水或清水中浸泡,注意不要让虫体逃跑进入消化道。
四,壁虱(耳螨) 检查方法:先看看有没有耳道污垢,如果有,拔出耳毛,再用棉棒蘸点植物油擦洗耳道,最后观察是否发现了耳螨。 如果在耳道里发现了白色蠕动的耳螨,千万不要自己处理,应及时送医。 因为耳道十分狭小,自己处理很容易造成伤害。
大部分的猫咪是会自己梳理毛发的,但是猫咪的口腔无法接触到下腹、尾巴根部和肛门周围,所以这些位置很容易成为寄生虫高发的部位。寄生虫一般在较为空寂的夜晚会出来活动,在受热后特别活跃,所以有些猫友在晚上洗澡的时候会发现洗澡水里面有虫子浮在水面上,或者是在猫咪的棉垫上看到了爬行的虫子,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感染征兆。还有一些寄生虫比如体虱、跳蚤等会吸取猫咪的血液和组织液,所以在棉垫上可能会发现有红褐色或者深褐色的血痂。一些比较小而且色浅的寄生虫,在毛发浓密的猫咪身上很难用肉眼观察到,这时候我们可以准备一把软梳,像梳头一样梳过猫咪的全身,如果发现有寄生虫或者虫卵附着在梳子上面,也是感染了寄生虫的症状。
寄生虫感染的途径通常有三个,第一个是虫源感染,从感染寄生虫的猫咪身上脱落到环境中的虫子或者虫卵,附着在衣物、宠物用品、地板上,当猫咪接触或者踩踏到了感染源,就很有可能造成再次或者交叉感染。第二个是口源感染,当猫咪舔舐了带有感染源的毛发、地板、棉垫或者玩具,寄生虫接触到口腔,有可能会导致口腔内的寄生虫感染。第三个途径是食物源感染,通常是吃了感染寄生虫的老鼠会导致体内寄生虫感染,也有可能通过吃了感染寄生虫的猫粮(通常为自制猫粮)感染蛔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