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宠物感染狂犬病?
首先,要了解狂犬病的传染源是什么,它主要是由狗狗(或猫咪等家养的伴侣动物)通过唾液(或分泌物)传染给人,所以被流浪狗、猫或其他不洁的动物舔了伤口,或者有破损的皮肤接触了它们的唾液(或分泌物),是有可能感染的;另外,被老鼠、蝙蝠等啮齿类动物咬伤,也需要注射疫苗。 但是,人感染了狂犬病毒后并非一定会得狂犬病。因为人体内有天然免疫力,这种免疫能力大约能保持10年左右,期间不会再被感染。所以,如果曾经被咬伤但未接种,而目前已经被天然免疫力维持着没有被发病,就可以不用再接种;但如果曾经接种过疫苗,体内有了抗体,那么同样可以被保护起来而不必担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现在使用的疫苗都是灭活疫苗,是杀死病毒的疫苗,故只有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才能发挥作用并达到有效水平以保护机体免受伤害。也就是说,以前接种过疫苗但时间过去较长的,应当重新接种,这样才能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
其次,还要了解暴露后的处理原则,这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后续疫苗的接种,以及是否需进行其他特殊处理(如清除伤口内的污染物等)。一般情况下,暴露后只要及时清洗、消毒伤口,即可不必太过惊慌。但是如果情况严重、伤口严重污染或者受伤部位在头部或颈部等部位,则应尽快就医,同时向医生提供以往接种的详细信息,以便于医生判断和开具后续疫苗接种。 如果伤口感染化脓,也应尽早清理创口,并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但必须强调的是,任何疫苗都没有百分百的保护效果,因此并不能百分百保证接种者绝对不会患病。但是,根据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接种疫苗后的人患有狂犬病的概率已经很小。
最后,还要提醒注意的是,无论是否接种疫苗,一旦患有狂犬病,目前都是无药可治的,因此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不患此病。要做到这一点,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未经煮熟的食物,不去危险动物出没的地方均为重要的预防措施。